12月28日下午,中共浙江省委新聞發布會召開。本次發布會主題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新聞發言人朱國賢及省委改革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單位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省科技廳廳長高鷹忠圍繞"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回答記者提問,以下為文字實錄: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把三大科創高地建設作為當前必須抓牢的十三項戰略抓手之一。請問“三大科創高地”具體有哪些部署和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主政浙江期間就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工作。特別是2006年主持召開全省自主創新大會,提出“到2020年成為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強省”的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底,研發投入強度達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高新技術產業占主導地位),為我們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創新進一步擺到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作為“戰略支撐、首位戰略”和“重要窗口”的鮮明標識來抓,特別是省委把三大科創高地建設作為“第一戰略抓手”,充分體現了省委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的堅決態度和務實作風。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的規劃體系、政策舉措、工作機制不斷完善,資源加速匯聚,成效加快顯現。近年來,60%左右的國家和省科技獎、70%以上的科技企業和科技人才、80%以上的省級科研攻關項目、90%以上的重大創新平臺,均集聚在三大科創高地,涌現出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湖畔實驗室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取得了EB級大數據計算平臺、高端射頻芯片、傳染病防治、結構生物學等一批硬核成果。在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的牽引下,我省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5位、省區第3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居全國第3位,科技工作連續2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預計2020年研發投入強度達2.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6%,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實現了總書記當年提出的戰略目標。
下一步,我們將對標對表“重要窗口”,緊扣“到2025年基本建成‘互聯網+’科創高地、初步建成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創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三大科創高地”目標,以超常規舉措補短板揚優勢,夯基礎提能力,努力交出高分報表。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抓平臺
夯實三大科創高地策源優勢
以城西科創大走廊為主平臺加快建設創新策源地,引領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創走廊和高新區等平臺高質量發展,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并加快建設,支持浙江大學、西湖大學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組建甬江、甌江省實驗室,到2025年建成10家省實驗室、2個大科學裝置、150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推進國家和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加快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
二、抓企業
培育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生力軍
更大力度實施新一輪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到2025年領軍型創新企業達100家、高新技術企業3.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5萬家。做強企業研發力量,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一體化承擔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到2025年建成10—15家省技術創新中心,爭創數據智能、智能工廠操作系統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建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100家。
三、抓攻關
突破三大科創高地關鍵核心技術
從解決卡脖子和進口替代問題著手,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懸賞制”等科研組織方式,每年實施400項以上“尖峰、尖兵、領雁、領航”重大攻關項目,其中80%以上布局到三大科創高地,力爭取得一批填補空白、引領未來的硬核成果。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提高科研成果的擴散性和滲透性。
四、抓生態
強化三大科創高地環境保障
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確保70%以上的項目、基地、人才、資金向三大科創高地集聚。實施“三大人才高峰支持行動”,到2025年集聚300名全球頂尖人才、150個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設立運行省科技創新基金和產業基金(技術類),加大三大科創高地的金融支持力度,形成齊心協力建高地的良好格局。
(資料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