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精銅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大,工業發展水平高,GDP增長穩定,居民收入不斷增長,銅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銅生產和消費國。
自2006年開始,我國精銅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份,我國精銅產量為861.6萬噸,同比增長8.4%。
2021年,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相繼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受此刺激,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我國銅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其中,1—10月份,銅冶煉營業收入和利潤累計同比大幅增長,增幅分別達到40.9%和84.6%。
消費方面,銅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及延展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到電子行業、電器行業、建筑行業、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領域。其中,電子電器行業的銅消費量最高。我國主要電子電器,例如集成電路、彩電、冰箱、冷柜等產量和銷量逐年上升,形成較大的銅消費需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2021中國有色金屬發展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精煉銅表觀消費量為1469.5萬噸,好于預期。從消費結構來看,電力行業仍是主要消費領域,其次是電子通信和日用消費領域。
貿易方面,2020年,中國銅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889.4億美元,同比增長9.1%。其中,進口貿易額為8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出口貿易額為62.6億美元,同比下降7.7%;貿易逆差為764.3億美元。
我國銅礦資源儲量少,精銅需求量大,供給和需求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導致我國對海外銅資源的高度依賴。長期以來,國際銅價受倫敦期貨市場主導,我國因種種原因未能發揮進口大國和生產大國對精銅市場的影響力,從而形成了被動接受國際銅價的尷尬局面。國際供應商和金融機構通過操縱期貨市場,使國際銅價劇烈波動。從長遠來看,這種波動通過貿易傳導可傳入我國,進而影響我國工業的發展和宏觀經濟的穩定。
國際精銅市場的
金融化趨勢凸顯
隨著商品貿易的發展,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凸顯。在全球經濟金融化的作用下,大宗商品金融屬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形成了如今的大宗商品金融化趨勢。
精銅作為大宗商品,具有金融屬性,可以作為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大宗商品的投資價值越高,金融屬性越強。隨著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銅的期貨定價機制和較好的儲存特性,使其成為金融化程度最高的大宗商品之一。銅價已經逐漸脫離實體供需層面,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給金融因素讓位,國際政治博弈、美元指數變動、投機行為均會對銅價造成影響。機構投資者的參與雖然加強了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和規避風險功能,但是卻給大宗商品價格帶來泡沫化波動,使得實體經濟交易者獲取信息出現偏差,資源配置扭曲導致無序競爭。商品金融化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期貨定價機制實現的,期貨市場投資主體(如套期保值者、投機套利者)以商品價值為基礎,以市場風險收益等信息為主導,在交易中心集中競價,形成了期貨合約標準價格。而期貨價格通過價格傳導途徑影響現貨價格,我國銅現貨價格以倫敦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LME)期銅為核心,以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期銅為參照。機構投資者根據不同市場的投資收益和風險大小,改變投資組合,參與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進而影響銅價。
隨著大宗商品金融化趨勢日漸凸顯,金融資金遠遠大于實物銷售額和產出額,使得銅價不由實際交易供需矛盾控制,出現劇烈波動。近年來,銅價劇烈波動,全球銅供需缺口變化不大,說明金融因素對銅價的影響增強。影響銅價波動的金融因素,包括投資需求、美元匯率、貨幣利率、黃金價格、期貨市場參與者信心等與商品現貨市場無關的因素。
銅資源稀缺,且流動性較好,儲藏成本較低,供需缺口提高增值性,金融屬性較強,具有投資價值。因此,銅期貨成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優化投資組合的重要渠道。2004年,機構投資者隊伍井噴式發展壯大,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資產管理機構等數量持續增長。新世紀初,我國期貨市場與國際接軌,國內機構投資者開始大量涉入期貨市場,投資需求擴大。據了解,上期所期銅價格從27990元/噸上漲至83280元/噸,提高了3倍。2003—2007年,中東局勢動蕩,投資者擔憂世界經濟前景,紛紛進入大宗商品市場以求避險。LME期銅由1588美元/噸上漲至8769美元/噸,提高了5倍。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投機套利者紛紛做空,投資需求迅速下降,2009年3月,LME期銅價格跌至波谷2827美元/噸。
在金融化趨勢中,金融因素首先作用于銅期貨價格,通過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期貨定價機制、期現套利操作等途徑,影響銅現貨交易價格。在金融因素作用于銅期貨價格的過程中,本質上都是通過影響投資者需求,使得期貨市場金融資金遠遠多于實物交易資金,龐大的金融資金在期貨市場上進出,使得銅期貨價格與現實的供給和需求脫節。短期內,期貨市場金融資金多于實物交易資金時,銅價格大幅上升;反之,期貨市場金融資金減少,投資者需求降低,銅價格大幅下降。
提高我國在金融化趨勢中
全球精銅市場議價力的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國際金融機構和商品交易中心以龐大的金融資本為核心,將金融資本和產業信息有機融合,形成高效的市場體系,這是主導國際精銅價格的關鍵所在。為提高我國在金融化趨勢中全球精銅市場的議價力,筆者提出四個方面的具體建議。
健全國內期貨交易所發展,加快期貨交易所國際化進程
國際權威銅價以LME公布的銅期貨價格為核心。成熟和健全的期貨市場能夠形成認可度高的國際價格,完善期貨市場建設是提高銅議價力的關鍵。上期所成立于上世紀90 年代,相比國際上成熟的期貨市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期貨市場開放程度低、市場交易品種較少、參與主體不均衡、監管體系不完善等。相比現貨市場,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緩慢。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期貨市場的流程復雜,導致我國期貨市場無法反映國際供需狀況,無法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對國際銅價影響不足。
筆者認為,我國銅行業交易者應積極參與國際期貨市場,同時大膽讓國際銅行業交易者參與國內期貨市場,國內期貨交易所加強與國際交易所的合作交流、聯營合并。以上期所為例,目前共有銅、鋁等20個期貨品種以及6個期權合約,而紐約商業交易所的交易品種數量是此數量的幾倍。豐富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品種,積極進行商品金融創新。開發大宗商品衍生品品種,如交換合約、商品期權,多樣化的金融工具能夠引入豐富的資金、信息,從而更好地實現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形成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銅期貨價格。
值得欣慰的是,2020年至今,上期所先后推出國際銅期貨和銅期權等銅相關交易合約。上市1年來,國際銅期貨累計成交490.91萬手,成交金額達1.47萬億元。作為我國期貨市場的重要改革舉措,這些期貨品種對豐富我國期貨市場具有關鍵的作用。
平衡期貨市場投資主體結構,降低商品期貨市場投機程度
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分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擁有專業的知識體系、科學的風險預測系統和全面的信息渠道,對于宏觀經濟和收益風險有相似判斷,在價格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個人投資者多以投機套利目的為主,造成市場投機因素蔓延,價格震蕩波動。對比國外的期貨市場,我國機構投資者占5%,個人投資者卻占95%。顯而易見,期貨市場的交易量與持倉量之比大于一,期貨市場的投機程度加深。
筆者認為,為提高我國銅議價力,防止銅價大幅波動,我國要培育具有專業投資知識、長期投資理念、理性投資態度的機構投資者參與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同時,積極引導具有實力的機構投資者與產業交易者聯合參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規范以短期套利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提高個人投資者的專業知識。鼓勵具有實體交易背景的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降低生產成本。市場參與者多,反饋的信息更加全面,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將信息傳達到實體企業,有利于企業做出合理的生產銷售策略。降低股票市場的QFII準入門檻,讓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境外投資者參與到國內金融市場。提高股票市場投資者多樣性,不同的投資策略和投資風格互補,有利于分散風險,從而提高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監管體系,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督環境
2021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這是繼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后,再次提出要控制資本無序擴張。資本作為生產要素,有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若控制不力,難免會出現資本盲目擴張、違規攫取利益、損害基本民生等弊病。
筆者認為,為避免過度金融化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建立多級監管體制,完善金融市場立法,加強政府機構監管,提高金融機構自我管理能力,遵守行業協會訂立的行業準則。期貨市場的監管體系是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主管,以中國期貨業協會監管、期貨交易所自律監管的三級監管體系。三級監管存在漏洞,可能出現證監會以行政監管為主、行業自律監管不足、監管主體之間不配合等問題。隨著大宗商品金融化程度加深,實體企業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者都參與其中,商品衍生品呈現多樣化。期貨市場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應該加速出臺《期貨法》《期貨交易法》等法律,支持期貨市場穩定有序發展。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立法和監管不完善,存在內幕交易、暗箱操作控制股價等行為和不合理的投資理念,我國應建立長期有效的各部門監管合作機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營造公平、穩定的金融環境。政府制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時,將大宗商品價格金融化波動納入政策考慮范圍,通過宏觀政策干預我國期貨市場,加強對期貨市場的監管。
支持金融機構和產業企業的合作,有效整合市場力量
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要充分利用商品的金融屬性進行風險防范和降低風險,不僅要關注套期保值商品的價格,也要關注不同種類的商品信息,充分利用商品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套期保值。關注國內外權威的金融資產價格,咨詢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做到實體產業與金融的有機組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發揮我國進口貿易“大客戶”的優勢,加快產業鏈上中小企業聯合,提高行業集中度,整合市場的力量,降低進口大宗商品價格的“升水”。面對資源性商品稀缺,企業應該聯合政府、行業,建立戰略性資源儲備,降低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對產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避免從少數幾個國家進口銅礦資源,進口資源來源過度集中被壟斷勢力架空。加快企業原始創新和再創新力度,加強與國外科研機構、企業的交流合作,不再做世界的“加工廠”,不僅通過倒賣工業原材料獲利,還要將產能和創新力擴張到產業鏈的下游,提高我國企業的產業勢力和議價力。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上一條:淺析氧化鋁產業鏈及市場